人民日报:国家电网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④

发布时间:2023-04-25信息来源:信息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构建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推动清洁电力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

新型电力系统是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载体。“当前,我国传统电力系统正向清洁低碳、安全可控、灵活高效、开放互动、智能友好的新型电力系统演进。国家电网争当能源革命的推动者、先行者、引领者,坚持发挥好电网‘桥梁’和‘纽带’作用,出台一系列举措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辛保安表示。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国家电网如何推动源网荷储各环节协调联动?记者近日走进江苏、福建、四川等地进行了采访。

储能——
多技术路线发展储能,支撑电力系统实现动态平衡

“5、4、3、2、1,开始!”随着指令下达,一阵轰隆隆的声音传来,位于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的春厂坝抽水蓄能电站正在开展变速抽水蓄能功率响应试验。

“就响应速度来说,常规抽水蓄能是分钟级,变速抽水蓄能可做到百毫秒级,而且功率可大可小,相当于可快充、可慢充。”国网四川电力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丁理杰解释道,光伏发电出力跟天气紧密相关,“即便晴天时飘来一朵云,光伏发电出力也会突变,这时就需要变速抽水蓄能平抑光伏出力的快速波动。”

“十四五”时期,四川还将推进大邑、道孚及一批条件较为成熟的抽水蓄能项目建设。此前几乎没有建设过抽水蓄能电站的水电大省四川,开始大力推进储能建设,可见电力系统调峰调频的需求正在增加。

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需要储能这个“超级充电宝”来配合常规电源,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和灵活性。

在国家电网经营区内,不同储能技术路线“百花齐放”。在江苏,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每年可节约标准煤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6万吨;在安徽,国网安徽电力投资建设的六安兆瓦级氢能综合利用示范站,首次实现了我国兆瓦级制氢—储氢—氢能发电的全链条技术贯通,为解决长时间大规模电能存储提供了技术验证;在福建,在建的宁德霞浦渔洋里储能电站,采用了全液冷电池冷却系统、全数字化模式等先进技术……国家电网表示,下一步

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力争2025年、2030年公司经营区抽水蓄能装机分别达到5000万千瓦、1亿千瓦;支持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预计2030年公司经营区新型储能装机达到1亿千瓦。

记者同时在采访中发现,新型储能和抽水蓄能形成足够支撑能力尚需时日,新型储能的技术安全性和经济性仍需提升,抽水蓄能虽技术相对成熟,但建设周期较长。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煤电仍是电力供应安全的重要支撑。支撑“双碳”目标实现和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煤电机组还需要持续开展灵活性改造和节能减排改造。

去年夏天,四川遭遇极端高温干旱天气,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51%,部分时段电力供应出现紧张。四川电力交易中心研究策划部主任李晨介绍,四川水电装机占全省装机容量的78%,风光等新能源装机占比6%,具有顶峰兜底作用的火电装机仅占16%。受资源禀赋等因素制约,近年来四川煤电装机占比有所降低,极端天气情况下火电难以弥补水电出力不足带来的电力缺口。针对电源多能互补性不强的问题,四川已经行动起来。《四川省电源电网发展规划(2022—2025年)》提出,抓紧建设支撑性、调节性火电项目,在成都等省内负荷中心、天然气主产区新增布局一批气电项目和应急保障电源。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一场“马拉松”。“国家电网公司将坚持‘清洁低碳是方向、能源保供是基础、能源安全是关键、能源独立是根本、能源创新是动力、节能提效要助力’的原则要求,牢牢抓住绿色低碳发展有利机遇,凝聚各方合力,积极推进能源转型。”辛保安表示。